近日,河南省档案局公布了第一批我省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共有18件(组)档案文献入选。其中,滑县《“义兴张道口烧鸡”门头招牌和标签印版》成功入选。
道口烧鸡因产于滑县道口镇而得名,始创于清朝顺治年间,因其“型美、色艳、味香、肉酥,食之鲜美醇厚,肥而不腻”而著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义兴张”烧鸡老铺仍然矗立在道口古镇十字大街的街口,见证了道口烧鸡的百年发展历程。
义兴张道口烧鸡第八代传承人张中海说:“义兴张字号取自于‘义友兴张’之意,义兴张起始于我先祖张炳从刘义‘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的秘制配方,经过不断的钻研改进,然后形成了色香味俱佳的道口烧鸡。”
历经百年传承,“义兴张”道口烧鸡这个招牌依旧熠熠生辉。作为“义兴张”道口烧鸡第八代传承人,张中海一直致力于继承和发扬道口烧鸡产业,他不仅保留了传承百年的鲜香好滋味,还为烧鸡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义兴张道口烧鸡第八代传承人张中海说:“道口烧鸡经过在卤锅里的小火慢炖,三个半到四个小时以后,料的滋味才能充分的浸入到鸡皮、鸡肉、跟鸡骨头里面,之所以用小火慢炖,就是为了保证它皮色完整、卖相良好。”
一个百年品牌能够得到人们认可,不仅要有过硬的品质,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义兴张道口烧鸡门头招牌和标签印版是中华老字号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其标签印版标注了选购注意事项,广而告之,诚信经营。1956年,义兴张道口烧鸡第六代传承人张和礼将祖制技艺献给国家,向社会公开,使得这枝食苑奇葩绽放祖国大地,扩大了中原饮食文化的影响力。
义兴张道口烧鸡第八代传承人张中海说:“义兴张道口烧鸡不仅是一个招牌,也是一个传统技艺,更是宝贵的文化财富,我有责任有义务把它留下来,更好传承下去。”
文献遗产是人类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档案文献是人类重要的宝贵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近年来,我县积极推进档案文献的保护工作以及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县档案馆已修复档案100余卷(件)、申报3件,在档案原件得到最大程度保护的同时,更为今后开展档案宣传、编研开发等创造更好的条件。
县档案馆馆长孟凡伟说:“滑县文化底蕴深厚,档案资源非常丰富,下一步,我们将积极申报档案文献遗产,更多的保护、更好的利用,讲好档案里的滑县故事。”
北京滑县企业商会 @2018-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3624号-1
Email:beijinghuaxian@126.com
Tel: Fax: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西里3号院7号楼三层F3-69